天府微视网
 
登录 注册 我们 历程 投稿 广告 直播 微信 宣发 联盟 投资

十年《寻羌》:一部迁徙与回归的影像史诗


来源: 四川日报|2019-12-17 10:21



  羌族,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,因习惯将村寨建于河谷或者山腰,被称为“云朵上的民族”。在四川的汶川、理县等地的高山和半山地带,羌人们世代在这里居住,繁衍生息。

  2008年,一场特大地震让重灾区汶川县龙溪乡夕格羌寨的命运发生了改变。因羌寨破坏严重,已经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,2009年,200多名夕格羌族居民离开家园,迁徙至邛崃的南宝山定居。

  灾难之前,一代复一代的羌人是何以坚韧地生活在这片艰险贫瘠的深谷高山?灾难之后,他们又处于怎样的心灵状态和生活处境?“这个时刻,我的拍摄不应该在千米高空盘旋,应该虔诚恭敬地走进这一条条深谷,爬上这一座座高山,到古老羌寨的火塘边、田野里,去吮吸柴火燃烧、庄稼生长的气息;去倾听山野村民满怀憧憬,或愁苦无奈的声音。”出生于阿坝州松潘县的摄影师、纪录片导演高屯子带着摄影机踏上一段“寻羌”之旅,十年间,沿着夕格羌人的足迹,高屯子和摄制组走遍高山深谷、城市乡村,用照片、文字、图像记录下他们的迁徙与回归。

  □本报记者郭静雯

  深谷高山

  200多名羌人告别故土

  记录从震后夕格羌寨的第一个春节开始。带着一台摄影机、两台摄像机,再加上两个助理,一行人于2009年春节前来到满目疮痍的高山深谷。

  等待他们的是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。高屯子的镜头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幕。大灾之后夕格村民们没有怨天尤人,相反,他们用更加虔诚的祈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灵的感恩。高屯子被这样的民族信仰深深感染,“在这样的高山深谷、艰险贫瘠之地,羌人就是凭借着这样朴素的信仰挺过一次又一次灾难。”

  按照计划,摄制组将在三、四月再次回到这里,记录羌人的春播,呈现他们重建家园的过程。但村民杨永顺带来的一个消息将拍摄计划打乱??政府已作出最后决定:夕格200多位村民将迁往成都以西约100公里的邛崃南宝山。

  高屯子介绍,在历史上,这个地区的羌族居民由于战乱等因素经历了4次迁徙,但由于年代久远没有影像资料。因此,能够记录第五次迁徙,从纪录片的角度更具有历史意义,这让他的纪录片有了厚度。

  2009年5月6日,离“5?12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还有6天,夕格羌寨的杨永顺全家,就要和世代居住的羌寨,和这座长年相守的房屋告别了。在沉重的鼓点、恭敬的颂辞、深情的吟唱中,全寨人向蒙受世代生养之恩的山神与祖先庄严告别,前往未知的邛崃。镜头后的高屯子望着村民们伫立村头,向群山之外的邛崃极目远望,向世代居住的羌寨深情回眸。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?

  重返家园

  漂泊的羌人找回心灵归宿

  新住址南宝山比村民们预想的还要好。这里有宽敞的房子、平坦的公路,有水电、网络,还有大片生长着的茶叶。政府补贴加上耕种收入,村民们的生计不愁。

  再也不用爬山了,不用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、随时从山上翻滚下来的巨石。年轻人可以网上购物,在家门口收到他们心仪的物件儿。

  作为羌族文化的传承人,释比杨贵生和杨永顺不仅走出大山,还带着羌绣、羊皮鼓等羌族传统文化到成都、北京,又去了香港,感受现代都市的繁华。

  高屯子发现,不论到哪儿,杨贵生总爱翘着鼻子撮着嘴,左右扭着头嗅城市的空气。他问:“杨伯,你闻啥子?”杨贵生说:“奇怪,咋个成都那么大个城市,尽是火锅的气息。这香港呢,又尽是盐巴的气息,就闻不到神的气息。”高屯子知道,在他们内心深处,始终忘不了深谷高山上逝去的亲人和曾经的家。

  按照高屯子的计划,十年之后,他们要再回去寻找这群羌人。就在将要期满时,2017年底,高屯子接到杨贵生的电话,“侄女杨彩琳去世了,在‘别人的’地上。”70岁的杨贵生触动很大,他想回一次夕格,看望被“遗落”的祖先,缅怀逝去的亲人。

  高屯子的后半段记录,就由此开始。2018年初,数十名羌人再次回到夕格,拜祭祖先,歌声在苍茫山谷间回响。漂泊十年的羌人在盛大的仪式中找回心灵归宿,将代表敬畏天地、感恩生命的“神”安放在心里,重新上路,今后不论走到哪儿,他们都有了心灵寄托。影片就此结束,执行制片人李鑫感触颇深,他说,这些羌人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,感受到“对自己、家族和生命的观照”。

  捧得十余个重要奖项

  纪录片《寻羌》受赞誉

  几十万字、2000余张图片,数十个小时的素材,长达十年的记录,让高屯子的素材库被填得满满当当。此后,他又花了大量时间,最终整理出10万余字、200余张图片,并在峨影集团的投资出品下,邀请到廖庆松担任剪辑指导,雷建军、彭瑾担任制片人,最终完成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片??《寻羌》。

  知名策展人、出版人雷迦在观看影片后回想起10年前参与“羌绣帮扶计划”时走过的那段汶川夕格羌寨的山路,一面是羌族妇女手中美丽的羌绣,一面是大地震之后山寨的残砖瓦砾。雷迦内心百感交集,她说:“《寻羌》传递了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,人们寻找民族的敬仰,寻回天地精神,链接祖先恩情,获取生命能量的内心需求,能启发每一个人去寻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。”

  影片《寻羌》自发布以来,也得到众多专业的认可和赞誉,先后获得第16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民族文化传承奖、第3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金收藏奖,并入围2019亚太电影大奖纪录片长片主竞赛单元、2019金树国际纪录片节,共收获十余个重要奖项。评委会一致认为,这不仅是一部纪录片,它的珍贵之处在于,讲述一个群体“出走”与“回归”的过程,呈现了羌族地区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产生碰撞,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交汇。这些内容和主题达到了影像史诗和影像人类学志的高度。

  高屯子说,目前他们还在继续记录和追踪迁徙羌人们的生活,并通过公益基金对羌绣等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传承。影片预计将在明年清明节前后在全国公映。

  原标题:十年《寻羌》:一部迁徙与回归的影像史诗
【责任编辑: tfwsw01】
声明:《十年《寻羌》:一部迁徙与回归的影像史诗》如来源非“天府微视网”,刊载目的仅为传递更多信息,如无意侵犯你的权利,请联系本网处理,编辑电话:15982414641。

上一篇:《叶问4》后,“功夫”何去何从?
下一篇:纪录片《佛教?古老智慧》成都做后期
 
 影视商讯
 
 精彩推荐
 
 影视合作
 
 
 
网友评论

最新评论

当当合作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专家团队 | 广告服务 | 发展历程 | 社会公益 | 媒体报道 | 网站地图|
欢迎各位网友投稿给天府微视网编辑部,我们将尽快处理您的来稿 投稿入口>>
Copyright 2017 - 2018 www.tfwsw.cc.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30220号-1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暴恐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923-7171 举报邮箱:461593798@qq.com
返回顶部